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站
網(wǎng)站地圖     設為首頁     加入收藏
當前位置:主頁  >> 申論資料  >> 申論范文   
申論范文
申論熱點:文化模仿秀與“三俗”
http://m.lanrencai.cn       2011-08-02      來源:山東公務員網(wǎng)
【字體: 】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

  【深度背景一】


  如今,我們好像進入了文化“模仿秀”時代。一臺旅游演出作品《印象·劉三姐》火了,《印象·某某》便在各地四處開花。一部諜戰(zhàn)劇《潛伏》走紅,各種諜戰(zhàn)題材電視劇便熱映各大熒屏。一個電視娛樂節(jié)目打響,各大電視臺便都開始鬧騰。一部經(jīng)典作品翻拍成功,經(jīng)典翻拍便開始泛濫。從天安門到世博中國館到鳥巢,這些建筑在不少地方都有“山寨版”。就連城市也變得“驚人相似”,以致我們行走在各個城市之間,越來越?jīng)]有陌生感。若說先行者拋出的是一塊“玉”,盲目跟風之作便是一塊塊“磚”。


  【深度背景二】


  今天的中國,每年創(chuàng)作的歌曲、小說、電影、電視劇等,堪稱海量,規(guī)??涨?。然而正如文化部官員前不久針對“低俗化”問題所發(fā)問的,其中能傳唱傳世、能與先輩留下的八萬種歷史典籍比肩的有多少?只怕答案不容樂觀。

  在一些創(chuàng)作者、出版商那里,不求“化人”、但求娛人,不求啟迪心靈、但求吸引眼球,不求擔當傳揚文化的使命、但求趁早成名賺足利潤,已成為一種創(chuàng)作生產(chǎn)的價值導向。然而,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鬧之中,一代受眾已然產(chǎn)生視覺與審美疲勞,延續(xù)這種創(chuàng)作生產(chǎn)方式又如何能讓其文化產(chǎn)品留住受眾?

  更令人深思的是,不但庸俗、低俗、媚俗的文化產(chǎn)品已難留住受眾,就是某些以弘揚主旋律、倡導主流價值為己任的所謂“高雅”文化產(chǎn)品也難留住受眾,屢屢出現(xiàn)“政府是投資主體、領導是基本觀眾、評獎是主要目的、倉庫是最終歸宿”的尷尬現(xiàn)象。有人說,正是主旋律的使命限制了思維的空間。但事實表明,這只是一種不得門徑的無能借口。給人以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的美國大片《烈火雄心》、《阿凡達》就沒有“主旋律”?讓觀眾眼噙熱淚、賺得票房和口碑的國產(chǎn)大片《唐山大地震》就只有“商業(yè)化”?


  【觀點評斷一】


  對模仿,我們當然不能一概否定。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固然可贊,如果后來者能“吃”出新方法,吃出新意境,照樣可嘉。創(chuàng)新往往也需要模仿,在和別人差距比較大的時候,模仿常常是創(chuàng)新的第一步。但創(chuàng)新絕不止于模仿,而是在消化吸收之后推陳出新,以求后來居上。如果總是亦步亦趨,照葫蘆畫瓢,就不僅顯得僵化呆板,也必致新意全無。如此“模仿秀”當然就讓人乏味了。

  古人寫文章,推崇“三番來者”論。“凡作文發(fā)意,第一番來者,陳言也,掃去不用;第二番來者,正語也,停止不用;第三番來者,精語也,方可用之?!弊魑娜绱耍幕瘎?chuàng)作亦是如此。看到成功先例僅是有了“第一番來者”境界。窮其奧秘,了解成功的內(nèi)在規(guī)律則可謂有了“第二番來者”。把成功的內(nèi)在規(guī)律與斯時斯地斯情斯境相結合、相吻合,才算“第三番來者”。在此基礎上精打細磨、精雕細琢,才可能造出更優(yōu)更美之“玉”來。如果有了“第一番來者”,就迫不及待地照搬,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拿著別人底片再沖洗一張照片。

  止步于模仿,誠然是創(chuàng)新能力不足的緣故,也與一種“寄生心理”有關。當一種新的文化創(chuàng)意被市場接納,并產(chǎn)生巨大效益之后,還同時會形成一種“市場效應”,市場會對這類文化創(chuàng)意充滿期待和需求。文化寄生者們瞄準的就是這個新的市場需求空間,通過快速生產(chǎn)出模仿作品,滿足市場需求而圖利。受眾消費這些模仿作品,乘興而來、敗興而歸時,模仿作品往往也在圖得小利或血本無歸之后淡出市場。

  當年,魯迅先生有感于中國人求同心理太重而呼吁:“向庸眾宣戰(zhàn)!”在一定意義上說,文化“模仿秀”的存在,還基于這樣一種“庸眾心理”。也就是你會的,我也要會;你能做,我也能做。當一些電視臺苦于無好節(jié)目吸引人之際,突見一節(jié)目火爆,覺得不過爾爾我也能行,于是立馬跟進。這種“庸眾心理”的本質(zhì),只在于“找齊”而非超越。文化創(chuàng)造“向庸眾宣戰(zhàn)”,即是要改造這種“庸眾心理”,建樹一種“你強,我比你更強”的競爭意識,培養(yǎng)一種“獨一無二,與眾不同”的創(chuàng)新意識。


  【觀點評斷二】


  言而無文,行之不遠。任何一種文化載體,無論色彩上怎么美輪美奐,造型上怎么新穎奇特,音效上怎么震撼全場,如果缺乏那一種風骨神韻、價值理念,頂多是一場“視覺盛宴”,只會帶來感官的刺激與享受。流芳百世、享譽中外之作,莫不形神兼?zhèn)洹1M管《唐山大地震》在如何凝“神”聚“氣”上還只是牛刀小試,但它真正打動人心的,正是氣貫全篇的那種精神與價值內(nèi)核。有形無神的文化產(chǎn)品,是不可能“化人”的,也注定是短命的。

  有神無形,同樣行之不遠。可以說,“中國精神”、“中國價值”從來未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缺位過,自始至終都在燭照著中國人前行,并得到豐富和發(fā)展。遺憾的是,我們的許多文化產(chǎn)品還不善于表達它。撇開主流,執(zhí)著于極端個性化的精神敘事,固然難以贏得大眾的共鳴;但用大而無當?shù)姆绞?、居高臨下的氣勢、頂禮膜拜的謳歌去表達,受眾更會在不能承受之重中自覺遠離。惟有選擇那些能夠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群體人格的精神價值,從人性的角度去解析,用平等的視角去闡述,以藝術的手段去展現(xiàn),才能真正走進大眾的內(nèi)心,讓人們在欣賞與享受中自我升華,在春風化雨、潤物無聲中“化大眾”。

  今天,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頻繁的大勢下,我們該如何從中華優(yōu)秀文化中提取當代的精神元素,從當代中國人的奮斗實踐中提煉時代的共同價值?進而藝術地貫穿于我們的多樣文化載體中,在普及中讓公眾更好地享受文化的熏陶,在“走出去”中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?這是值得每一個文化工作者深思的課題。



互動消息